栏目分类

你的位置:华宇注册 > 新闻动态 > 此人原是一名年逾而立的农夫,只因遇到好时代,逆袭为一代战神_薛仁贵_唐太宗_张士贵

此人原是一名年逾而立的农夫,只因遇到好时代,逆袭为一代战神_薛仁贵_唐太宗_张士贵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9:32    点击次数:144

前言:独木不成林,知人善任,人才是国家的根基
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有一句话叫做“独木不成林”,这意味着,个人的力量虽然重要,但集体的力量往往更为强大。历史上,许多成功的君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“知人善任”。唐太宗李世民便是这一典型。他早在秦王时期就意识到,只有广纳贤才,才能更好地治国安民。当他成为皇帝后,他始终坚持“朕所举者,非朕独私,以能益百姓”的理念,极力选拔和培养各类人才,从而为唐朝的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唐太宗的麾下可谓人才济济,既有数量的庞大,也有质量的卓越,成就了唐朝辉煌的“贞观之治”。这些英才不仅在唐朝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的名字,甚至影响了整个历史的进程。例如,薛仁贵,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,机缘巧合下成为一名将领,并最终成长为家喻户晓的“大唐名将”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金戈铁马的年代,领略白袍战神薛仁贵的风采。

1. 龙门仁贵少年勇,破阵名显辽水旁

展开剩余84%

公元644年,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平定了突厥、土谷浑、薛延陀和高昌等外部势力,便把目光转向了高句丽——这个曾让隋炀帝苦心经营的国家。为了备战,唐太宗派遣张士贵等人前往各地征集粮草,招募军士。就在这时,山西新绛的农民薛仁贵也因为一件事而迷茫——他的父母葬在远离故乡的地方,薛仁贵心里一直牵挂着让祖先“落叶归根”的心愿。

薛仁贵出生在关西六大姓之一的河东薛氏,这个家族虽然并非大世家,却以“尚武”之风著称,涌现出了不少名将。他的六世祖薛安都更是英雄人物,曾效力于刘宋王朝,勇猛无比。而薛仁贵家族的命运却并不如人意,父亲早逝,生活困苦,少年薛仁贵虽然身为农夫,但始终未曾放弃家族的武学传统,默默练武,期待某一天能够有所作为。

正当薛仁贵犹豫是否继续投身农耕,迁葬祖父墓时,他的妻子柳氏为他指引了方向。她劝他说:“君盍图功名以自显,富贵还乡,葬未晚。”柳氏的智慧让薛仁贵做出了一个决定:放下农业,投身军旅。第二年,唐太宗亲自带领军队进攻高句丽,薛仁贵随张士贵抵达辽东战场。在一场攻城战中,张士贵麾下的刘君邛不幸中伏,陷入困境,薛仁贵凭借年轻的勇气,单枪匹马闯入敌阵,成功将敌将斩于马下,这一壮举为他开启了传奇的军旅生涯。

2. 太宗亲见语激赏,不喜辽东喜薛郎

常言道,“千里马常有,而伯乐不常有。”人才难得的同时,往往也需要良好的展示机会。薛仁贵虽然身为武将,但他聪明地懂得如何通过外表和行为吸引注意。在古代,军队将领常常避免穿显眼的白色战袍,因为这样容易成为敌军的目标,但薛仁贵却偏偏喜欢穿上那件显眼的白袍,每每出征,总是一身白衣飘飘,尤为显眼。

公元645年6月,唐军进攻高句丽重镇安市城时,敌方出动了25万大军驻守山地,决心死守。唐太宗命令各军将领分头进攻,而薛仁贵则毫不畏惧,穿着白色战袍独自冲向敌军阵地。手持方天画戟、腰挎长弓,薛仁贵在敌阵中披荆斩棘,气吞万里如白衣战神般不可一世。唐军被他激励,纷纷以他为中心,合力突破敌军阵型,最终大获全胜,唐军取得了著名的驻跸山大捷。

唐太宗见薛仁贵英勇非凡,立即召见他并给予高度评价。“朕不喜得辽东,喜得卿也”,这句话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。随后,唐太宗破格将薛仁贵从普通士兵提拔为游击将军,并任命他镇守玄武门,负责更重要的军事任务。

3. 年逾不惑掌帅印,从此威名振四方

经过多年征战,薛仁贵在不断的战斗中磨砺自己,逐渐成为唐朝最为骁勇的将领之一。公元666年,唐高宗决定再次出征高句丽,彻底解决这一长期隐患。此时的薛仁贵已经从一个年轻的将军成长为战功赫赫的名将,他以“斩首五万余级”、“拔三城”等战绩,几乎成了唐军的“无畏先锋”。在668年,薛仁贵与李绩共同攻占平壤,终于实现了几代皇帝的夙愿,彻底灭掉了高句丽。

唐高宗为了稳固高句丽的统治,设立了安东都护府,并任命薛仁贵为第二任都护。在他的治理下,薛仁贵采取宽容政策,团结高句丽人,确保了地方的稳定与和谐,许多人甚至因薛仁贵的治理而忘却了故国的痛苦。薛仁贵的影响力不仅限于军事,甚至在地方治理中,也能看到他的卓越才能。

正是因为身处战乱时期,薛仁贵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最好的发挥。唐高宗在位时,四面出击,强势扩张,这也是薛仁贵发挥最大作用的时期。就在高句丽灭亡的七年前,他率军攻打天山一带,击败了铁勒部落,声名远播。尤其是在面对铁勒骑兵的挑战时,他以三箭射中敌方领袖,让整个战场的局势瞬间扭转。

4. 万言难书勇烈事,画戟白袍永留香

薛仁贵的军事生涯中充满了传奇,然而他一生中的最大一次败仗,却来源于队友的失误。公元670年,吐蕃军队对西域发动进攻,唐高宗决定以薛仁贵为主帅亲自出征,给了他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。可惜的是,薛仁贵的副手郭待封,却是个不堪重任的“猪队友”,不仅未能执行命令,反而让整场战局变得混乱。最终,这次失败导致薛仁贵被追责,沦为庶民。

然而,薛仁贵的忠诚与勇气并没有因此被埋没。681年,唐高宗重新起用他为瓜州长史。此时,他已经是年届七十的老人了,面对突厥人的进攻,他依然迅速带领军队取得云州大捷。这场战斗不仅是薛仁贵的最后一战,也证明了他无论年纪多大,依然可以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。

薛仁贵以自己的行动证明了,英雄不分年龄,真正的勇士能在任何时候为国家贡献力量。翌年,他去世,享年70岁。回顾他的一生,前30年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,但之后的30年,他迅速从一名农夫转变为一代名将,横扫高句丽、铁勒等强敌,他的名字几乎成为了“大唐雄师”这一伟大力量的象征。

如同清代史学家谷应泰所说,“遥传仁贵,咋舌称神。”薛仁贵的一生,不仅为唐朝的军事辉煌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,也为后世的英雄人物树立了榜样。致敬那个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传智教育预警:2024年净利或为负营收不足3亿
下一篇:6月下旬, 四大属相终迎破茧时! 福运如甘霖遍洒前程